来源 鹿马智能科技 发布时间 2025-07-16 11:14:16 浏览量 161
酒店自助入住终端的形态选择,直接影响大堂空间利用率和宾客使用体验。鹿马根据不同酒店的场景需求,设计了立式、台式、壁挂式三种主流形态,每种形态的尺寸、安装方式和适用场景都有明确差异。以下结合300家酒店的安装案例,详细对比三种形态的核心参数与实际应用效果,帮酒店找到最适配的方案。
立式终端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形态,凭借功能齐全、识别高效的特点,成为80%中大型酒店的首选。鹿马立式终端的标准尺寸为**长80cm×宽60cm×高150cm**,占地面积0.48㎡,相当于一个小型前台接待台。
核心优势:
人机交互舒适:屏幕高度120cm(平视视角),无需弯腰或踮脚,成年人站立操作时自然放松,某商务酒店实测显示,宾客操作时的身体前倾角度比台式机小30°,疲劳感显著降低。
功能模块齐全:内置身份证读卡器、人脸识别摄像头、房卡打印机、支付模块等全套组件,支持“无预订入住”“电子发票开具”等复杂操作,单客办理耗时可控制在90秒内。
品牌展示性强:机身正面可定制酒店LOGO和主题图案,某度假酒店将机身设计成椰树造型,与大堂热带风格融为一体,成为打卡点之一。
安装注意事项:
需预留**1.5m×1.5m**的操作空间(含宾客站立区域),建议放置在大堂主通道旁(如前台侧面3米处),搭配地贴引导线提升使用率。某会议酒店将2台立式终端并排摆放,中间留80cm间距,高峰时可同时服务2名宾客,每小时处理30单入住,相当于2名前台员工的工作量。

台式终端主打“节省空间”,鹿马紧凑型台式机的尺寸为**长50cm×宽40cm×高30cm**,可直接放置在前台桌面上,占地面积仅0.2㎡,比笔记本电脑稍大。
核心优势:
零改造安装:无需单独规划地面空间,接通电源和网线即可使用,某民宿在前台吧台角落放置1台,当天安装当天投入使用,未改变原有布局。
成本更可控:价格比立式终端低30%,适合预算有限的中小型酒店,某县城快捷酒店引入2台台式机,总成本比1台立式机还低,却能分流60%的入住客流。
灵活挪动方便:重量仅25kg,2名员工可轻松搬动,旺季时移至大堂入口处,淡季时收回前台,某景区酒店用这种方式,旺季使用率提升40%。
功能适配性:
虽体积小巧,但核心功能不减,支持身份证核验、人脸识别、房卡发放等基础操作,仅省去“大额现金支付”模块(可引导至前台支付)。某精品酒店反馈,台式机满足90%常规入住需求,仅10%需开发票的商务客需转至前台,平衡了空间与功能。
壁挂式终端是小型空间的“救星”,鹿马壁挂款的尺寸为**长65cm×宽15cm×高50cm**,安装在墙面后,突出墙面仅15cm,几乎不占用地面空间,特别适合10㎡以下的微型大堂。
核心优势:
空间利用率极致:某老街民宿的大堂宽仅2.2米,将壁挂终端安装在前台侧面墙上,下方仍可摆放绿植架,实测显示,安装后通行宽度比放立式机增加80cm。
防碰撞更安全:固定在1.2m高度(儿童触碰不到),避免宾客行走时碰撞,某亲子酒店使用1年,未发生过设备磕碰事件,比台式机的安全系数高50%。
操作流程简化:界面聚焦“快速办理”,去除冗余功能,仅保留“扫码/刷证→确认订单→领房卡”三步,老年宾客的操作失误率比立式机低25%。
安装限制:
需墙面承重≥50kg(实心砖墙或混凝土墙),空心隔墙需加装加固板;因高度固定,人脸识别时需稍抬头(摄像头俯角15°),某社区酒店为方便轮椅用户,将高度降至1m,通过调整摄像头角度确保识别准确率。
选择2台立式终端+1台台式终端:
- 立式机放在大堂主区域,处理80%常规入住,支持复杂操作;
- 台式机放在礼宾台旁,专供团队客人快速领卡(提前录入信息),团队办理效率提升50%。
选择1台台式终端+1台壁挂终端:
- 台式机放前台,日常处理主要客流;
- 壁挂机安装在楼梯口,夜间无人值守时启用,某客人凌晨2点入住,刷证后30秒拿到房卡,无需叫醒员工。
仅选择1台壁挂终端:
安装在入口墙面,客人推门即可看到,搭配“扫码办理”指引牌;
因空间狭小,设备自动隐藏非必要功能,界面简化为“刷证→人脸→领卡”三步,老年客人首次使用成功率90%。
30㎡以下大堂优先台式或壁挂,30-50㎡选1台立式+1台台式,50㎡以上可考虑2台立式(间距1.5m),某连锁酒店按此标准配置,高峰排队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。
商务酒店建议用立式机(支持快速开票),景区酒店可搭配定制外观的立式机(增强品牌感),老年客多的社区酒店优先台式机(操作高度更舒适)。
鹿马终端支持形态转换,台式机后期可加装底座变成立式机,壁挂机可拆除支架改为台式,某酒店因扩建大堂,将2台壁挂机升级为立式机,节省50%换新成本。
选择酒店自助入住终端的形态,本质是平衡“空间、功能、成本”三者的关系。立式机的全能、台式机的灵活、壁挂机的省空间,分别对应不同场景的核心需求。鹿马的多形态设计,让无论是500间房的高星酒店,还是10间房的微型民宿,都能找到不浪费空间、不牺牲体验的适配方案。某酒店管理者的总结很到位:“选对形态,设备才不是大堂里的‘障碍物’,而是提升效率的‘隐形员工’。”
(今日咨询可享受总部最大优惠)